採訪米哈伊爾·欽科夫(Mikhail Chinkov),了解柏林的工作和生活

米哈伊爾·欽科夫 (Mikhail Chinkov) 在柏林生活和工作了兩年。 Mikhail 解釋了俄羅斯和德國開發人員的工作有何不同、柏林是否需要 DevOps 相關工程師,以及如何找到時間出差。

採訪米哈伊爾·欽科夫(Mikhail Chinkov),了解柏林的工作和生活

關於搬家

自 2018 年起您一直居住在柏林。 你是如何做出這個決定的? 你是有意識地提前選擇了想要工作的國家和公司,還是收到了無法拒絕的offer?

在某些時候,我厭倦了奔薩的生活,我在那裡出生、長大並在大學學習,由於這些城市生活的特殊性,搬到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標準路徑對我沒有吸引力。 所以我只是想嘗試在歐洲生活,過去幾個假期我一直在歐洲旅行。 我對公司、城市、甚至特定國家沒有任何偏好——我只是想盡快搬家。

當時,我認為柏林是開發商最容易搬遷到科技公司的城市,因為在Linkedin上,90%容忍搬遷的公司都來自柏林。 隨後我飛到這座城市三天進行了幾次面對面的訪談。 我真的很喜歡這座城市,所以我決定現在就住在柏林。 一週後,我立即接受了從柏林科技中心收到的第一份報價。

請告訴我們更多有關搬家過程的資訊。 你是怎麼發生這種事的? 你收集了哪些文件? 你的雇主有幫助嗎?

我在這裡不能說任何新內容;所有內容都在幾篇文章中寫得很好。 我更喜歡它 來自 Vastrik 部落格的版本,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人都知道。 在柏林科技中心,幾乎所有幫助工程師搬遷的公司的流程都是一樣的。

您在工作安排、生活安排、心態等方面是否遇到過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尋常的事情? 你花了多久時間才適應當地的生活?

是的,事實上,在柏林科技中心的公司工作的整個過程一開始讓我感到震驚。 一般來說,一切:從集會的方式和數量到軟技能在工程師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在德國,工作文化注重集體決策,這意味著對於每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都會召開一次會議,讓大家徹底討論問題,並從各自的角度共同達成共識。 在俄羅斯,這種做法最初在工程師看來是浪費時間、官僚作風和不信任,但最終它是有意義的,決策結果的責任分配也是如此。

這樣的時刻,以及同事對我自己的誤解,促使我讀了這本書 《文化地圖》 並明白,你所有內心的憤怒都是因為未能認識到自己所處的新環境的現實,而不是試圖尋找真相。 讀完這本書後,你的工作變得容易多了;你開始理解同事的短語和決定的含義。

就生活而言,適應新國家的過程比適應工作文化的過程困難得多。 通常心理學家區分 移民的四個階段一個人經過的地方。 在這方面,我的道路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在我看來,搬到柏林、倫敦和巴塞隆納等多元文化中心時的適應顯然比任何古典城市都更容易。

在柏林生活了兩年後,您喜歡和不喜歡這座城市的哪些方面?

我很難列出這座城市的優點和缺點,因為柏林很快就成為了我的家。

我想我在整個成年生活中都在為各種表現形式的自由而奮鬥:身體、社會、經濟、政治、精神、精神。 是的,工作上也有同樣的自由,我不喜歡上面的控制和微觀管理,因為我不斷被告知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做。 在這些問題上,在我看來,柏林似乎並且仍然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城市之一,因為它對社會生活的看法自由,房租和其他需求的價格相對自由,以及許多提升生活自由的機會。其他方面。

採訪米哈伊爾·欽科夫(Mikhail Chinkov),了解柏林的工作和生活

關於在柏林工作

柏林新創公司的標準是哪種堆疊? 籌碼與俄羅斯的平均有何不同?

從科技的角度來看,本地堆疊在我看來主觀上似乎很無聊,除非它們是金融科技公司。 大多數新創公司和從新創公司轉變為企業的公司都成立於 2010-2012 年,並從最簡單的架構開始:單一後端,有時內建前端,一種語言 - Ruby、PHP 或 Python,框架總是被使用,資料庫在MySQL上,快取在Redis上。 另外,根據個人感受,90%的公司所有生產都在AWS上。

目前的趨勢是將單體切割成微服務,將它們包裝在容器中,部署到 Kubernetes,並依賴 Golang 作為新應用程式的標準語言。 這種情況發生得非常緩慢,這就是為什麼在大多數公司中,主要功能仍然隱藏在一個整體中。 我距離前端還很遠,但即使在那裡,React 通常也是標準。

Zalando 和 N26 等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嘗試將更多技術引入服務中,以便能夠吸引積極的開發人員進入市場。 其他科技公司也在努力跟上最新技術,但從外部來看,很明顯,它們被多年來累積的整體架構和技術債的負擔所拖累。

身為工程師,我對此非常冷靜,因為從產品的角度來看,在柏林科技中心有許多有趣的公司。 在這樣的公司中,為你個人喜歡的想法和產品工作更有趣,而不是將公司視為擁有你絕對需要使用的時尚技術堆疊的地方。

俄羅斯和德國開發人員的生活和工作有何不同? 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你感到驚訝?

在德國,與北歐/中歐任何其他國家一樣,工作/生活平衡以及同事之間的關係更好,但工作速度更糟。 起初,我不太習慣需要幾個月的內部項目,而在俄羅斯的科技公司,類似的項目需要幾週的時間。 其實這並不可怕,因為有客觀原因,而企業通常不會批判性地看待這種情況。

否則,我很難將德國和俄羅斯進行比較,因為我沒有在Yandex和Tinkov等知名公司工作的經驗,那裡的情況可能與柏林科技中心類似。

就我自己而言,我注意到在柏林,首要任務是在公司中營造舒適的工作氛圍、定期舉行內部活動以及與同事就遠離 IT 的話題進行交流總是很有趣的多才多藝。 但我認為這更多取決於你工作的公司而不是國家。

根據您的觀察,德國需要哪些專家? DevOps 專家是否供不應求?

大多數公司在感知 DevOps 文化和理解 DevOps 到底是什麼方面有問題。 然而,DevOps前綴的職缺非常多,這清楚地表明了市場對專家的需求。

目前,目前所有相關領域對本地 IT 的需求絕對相同。 我只能強調對資料工程師/資料分析師的巨大需求。

我們來談談薪資,DevOps 工程師在德國真正能賺多少錢?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IT還是一個年輕的行業,沒有具體的薪資標準。 與其他地方一樣,薪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程師的工作經驗和資格。 同樣重要的是將該數字視為稅前工資和各種社會/保險扣除額。 此外,德國的工資很大程度取決於你在哪個城市工作。 在柏林、慕尼黑、法蘭克福和哥廷根,薪資範圍和生活費用略有不同。

如果我們談論柏林,職業的主要優勢是對工程師的需求仍然高於供應,因此如果需要,薪水可以快速成長。 主要缺點是大多數公司沒有明確的薪資調整政策,以及評估對公司創造的產品貢獻的標準。

這些數字可以在以下位置查看 德國最新調查、StackOverflow 或 Glassdoor。 統計數據每年都會更新,所以我不負責談論薪資範圍。

採訪米哈伊爾·欽科夫(Mikhail Chinkov),了解柏林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您是一名有條件的站點可靠性工程師並想搬到德國,您能提供一些建議嗎? 從哪裡開始? 去哪裡?

我認為我對讀者沒有什麼特別的建議。 只是不要害怕任何事情,在搬家之前少一些合理化,並對移民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難持開放態度。 但也會有困難。

柏林有強大的 DevOps 社群嗎? 你經常參加當地的活動嗎? 告訴我們一些關於他們的資訊。 這些是什麼?

我很少參加聚會,所以我不能說當地的 DevOps 社區有什麼特點。 我希望明年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我只能表達我對 meetup.com 上大量主題組的印象:從 Python 和 Golang 狂熱者到 Clojure 和 Rust 愛好者。

在我參加的聚會中,HashiCorp 用戶組非常好 - 但在那裡,我更喜歡 HashiCorp 社區及其位於不同城市的團體。

我聽說你搬家時不會說德語。 一年後你過得怎麼樣? 您的工作需要德語嗎?或者不需要德語也可以嗎?

我學了德語,現在語言程度在B1到B2之間。 從在柏林生活的第一年起,我仍然用英語與德國人進行所有接觸,因為這對雙方來說都更容易,並且我用德語開始所有新的接觸。 我近期的計畫是繼續學習,透過B2證書考試來鞏固我的知識,因為我想更自信地交流並閱讀原著的古典文學。

在柏林,語言更需要適應這個國家,獲得內心的舒適感和充分進入休閒領域(戲劇/電影/單口喜劇),但在軟體工作中不太可能需要語言工程。 在每家公司中,英語都是工程部門的官方語言,甚至在德意志銀行、安聯和大眾等德國大公司也是如此。

主要原因是人員短缺、該市作為國際文化中心的地位以及許多外籍人士在學習德語方面存在問題。 然而,每家公司都會在工作時間內每週提供一次德語課程,費用由組織承擔,以使員工在工作之餘的生活更加輕鬆。

在與公司和招募人員的兩年接觸中,我只用德語聯繫過兩次。 在這些類型的例外情況中,B1/B2 等級通常足以進行操作。 和說英語的美國人一樣,德國人對你的言語錯誤也很冷靜,因為他們知道這門語言並不容易。

在他的 電報頻道 你寫道,DevOps 不是扭曲 Kubernetes 和 Prometheus 的能力,而是一種文化。 在您看來,公司應該如何在團隊中培養 DevOps 文化,不是在口頭上,而是在行動上? 你在家做什麼呢?

我認為,首先,你需要誠實並在產品責任分配問題上做好所有準備。 DevOps 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將責任以及與此責任相關的問題拋到一邊。 一旦人們明白分擔責任對公司和工程師都有好處,事情就會從死點轉移,你已經可以做有針對性的工作:調整交付管道,降低部署失敗率以及其他你可以確定的事情公司的DevOps 狀態。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還沒有從一個公司的技術主管或CTO的角度來推動DevOps;我一直是站在一個對DevOps有所了解的工程師的立場上。 事實上,在DevOps中,文化驅動者的地位確實很重要,尤其是驅動者的勢力範圍和領導特質。 我上一家公司最初有一個相對扁平的層次結構和同事之間的信任氛圍,這使我實現推廣文化的目標變得容易得多。

回答可以為 DevOps 做些什麼的具體問題。 在我的報告中 開發運營日 主要想法是,要發展 DevOps 文化,您不僅需要處理基礎設施中的技術,還需要處理內部輔導和技術流程中的職責分配。

例如,我們一位工程師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創建了一個 QA 和 PR 伺服器平台,以滿足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的需求。 然而,如果功能沒有正確傳達、功能沒有記錄、員工培訓沒有完成,所有這些令人驚嘆的工作都將被遺忘。 反之亦然,在舉辦良好的研討會和結對程式設計課程之後,積極主動的工程師會受到新的有用功能的啟發,並已經解決了與基礎設施平台交叉的以下問題。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 DevOps 的問題,請點擊此處 интервью,其中 Misha 詳細回答了「為什麼需要 DevOps?」的問題。 以及“公司是否有必要設立專門的DevOps部門?”

關於發展

在您的頻道中,您有時會推薦專業文章和部落格。 你有最喜歡的小說書嗎?

是的,我試著找時間讀小說。 我無法一口氣讀完某位作家的小說,所以我混合了俄羅斯和外國的作品。 在俄羅斯作家中,我最喜歡佩列文和多夫拉托夫,但我也喜歡讀19世紀的經典作品。 外國的我喜歡雷馬克和海明威。

在那裡你寫了很多關於旅行的文章,2018年底你寫到你訪問了12個國家和27個城市。 這是一個非常酷的點! 你如何處理工作和旅行?

其實一切都很簡單:你需要利用好假期、週末和假日,再加上旅途中積極出行:)

我不是數位遊牧者,也從未定期進行遠距工作,但我認為我有足夠的空閒時間在工作之餘去探索世界。 搬到柏林後情況好轉:位於歐洲中心,休假日更多。

我也嘗試過在新工作和新工作之間旅行一個月,但即使是一個月的路上對我來說似乎也太多了。 自從那次旅行以來,我一直在嘗試休息一周到一周半的時間,這樣我就可以毫無痛苦地重返工作崗位。

您最喜歡哪三個地方?為什麼?

身為一個背包客,最吸引我的國家是葡萄牙、阿曼和印度。 我從建築、語言、文化等歐洲歷史和文明的角度喜歡葡萄牙。 阿曼 - 當地人令人難以置信的熱情好客和友善,以及在中東緊張局勢中相對輕鬆的氛圍。 我甚至在談論阿曼 單獨的文章 寫道。 印度——其地區內的生活和文化認同的多樣性,因為帕拉尼克留下的星巴剋星球和微軟星系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我也很喜歡曼谷和泰國北部。 南部有大海、島嶼和半島,似乎太適合旅遊了。

採訪米哈伊爾·欽科夫(Mikhail Chinkov),了解柏林的工作和生活
您可以在 Misha 的 Telegram 頻道上閱讀他的遊記 《發條橙》

您如何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分享你的秘密:)

我在這裡沒有任何秘密。 無論是在俄羅斯還是德國,普通科技公司都會為您提供以適合您的方式安排工作時間的機會。 如果服務穩定且沒有不可抗力的話,我通常不會等到深夜才上班。 只是因為下午 5 點到 6 點之後,我的大腦不再感知「完全」這個詞所帶來的行動召喚,而是要求我放鬆並睡個好覺。

科技業幾乎所有類型的職業——從開發到設計——都是創意職業;他們不需要大量的工作時間。 在我看來,仰臥起坐實際上對創意工作不利,因為你最終會變得遲鈍,並且在沒有加班的情況下做得比你能做的還要少。 事實上,4-6 小時的活躍工作時間已經很多了,如果沒有中斷和上下文切換,你可以移山。

我還可以推薦兩本對我有幫助的書: 工作不一定要瘋狂 來自 Basecamp 和 《絕地技術》 來自馬克西姆·多羅費耶夫。

如今,很多人都在討論職業倦怠。 你有過類似的感受嗎? 如果是的話,你是如何應對的? 如何讓你的工作更有趣?

是的,說實話,我仍然時不時感到精疲力盡。 一般來說,這是合乎邏輯的,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有具有燃燒特性的東西最終都會燒毀:)你可以對抗後果,但是,在我看來,找出倦怠的原因更重要並消除它。

每個人的原因都不同:對某些人來說是資訊過多,對另一些人來說是主要工作過度勞累,有些情況下你沒有時間將工作、愛好和社交結合起來。 在某些地方,你根本感覺不到人生的新挑戰,你開始擔心它。 大多數問題都可以透過修改你的人生哲學、個人價值觀以及工作在你生活中的角色來解決。

最近一段時間,我幾乎沒有對工作失去興趣,也沒有無聊的工作。 有許多技巧可以讓無聊的工作變得不那麼無聊,我從中學到了一些 博客文章 我的朋友基里爾·希林金。 但我試著從原因層面解決這個問題,簡單地透過選擇一份能為我的職業和個性提供最大挑戰以及組織官僚主義最少的工作。

7月XNUMX日,米哈伊爾將在會議上發言 莫斯科 DevOpsDays 演講「We Are All DevOps」將解釋為什麼不僅要關注最新堆疊的部署方式,還要關注 DevOps 的文化方面。

參與此計畫的還有:Barukh Sadogursky (JFrog)、Alexander Chistyakov (vdsina.ru)、Roman Boyko (AWS)、Pavel Selivanov (Southbridge)、Rodion Nagornov (卡巴斯基實驗室)、Andrey Shorin (DevOps 顧問)。

快來認識一下吧!

來源: www.habr.com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