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過去是,將來也是;
已經完成的就是將要完成的,
太陽底下並無新鮮事。

傳道書 1:9

金句中的永恆智慧幾乎適用於任何行業,包括IT這樣瞬息萬變的行業。 事實上,事實證明,許多現在才被談論的訣竅都是基於幾十年前的發明,甚至成功(或不成功)用於消費設備或 B2B 領域。 這也適用於移動小工具和便攜式存儲媒體等看似新奇的趨勢,我們將在今天的資料中詳細討論。

您不必尋找例子。 拿一樣的手機。 如果你認為第一個完全沒有鍵盤的“智能”設備是 2007 年才出現的 iPhone,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將通信工具和 PDA 功能結合在一個外殼中的真正智能手機的想法不屬於 Apple,而屬於 IBM,第一款此類設備於 23 年 1992 月 1994 日作為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OMDEX電信業成就展,這一技術奇蹟早在XNUMX年就已進入量產階段。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IBM Simon Personal Communicator 是世界上第一款觸摸屏智能手機

IBM Simon Personal Communicator 是第一款完全沒有鍵盤的手機,信息輸入完全使用觸摸屏。 同時,該小工具結合了組織者的功能,允許您發送和接收傳真以及處理電子郵件。 如有必要,IBM Simon 可以連接到個人計算機進行數據交換或用作性能為 2400 bps 的調製解調器。 順便說一句,文本信息的輸入以一種相當巧妙的方式實現:所有者可以在微型 QWERTY 鍵盤之間進行選擇,考慮到 4,7 英寸的顯示屏尺寸和 160 × 293 像素的分辨率,這不是很方便使用,以及 PredictaKey 智能助手。 後者僅顯示接下來的 6 個字符,根據預測算法,這些字符最有可能被使用。

能形容 IBM Simon 最好的形容詞就是“超前”,這最終決定了這款設備在市場上的徹底慘敗。 一方面,當時還沒有能讓通訊器真正方便的技術:很少有人願意隨身攜帶尺寸為 200 × 64 × 38 毫米、重量為 623 克的設備(以及充電站 - 超過 1 公斤),其電池壽命僅夠 1 小時的通話時間和 12 小時的待機時間。 另一方面,發行價:與已成為美國IBM官方合作夥伴的蜂窩運營商BellSouth的合同為899美元,沒有它的發行價為1000多美元。 此外,不要忘記購買容量更大的電池的可能性(或者甚至需要)——“僅” 78 美元。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IBM Simon、現代智能手機和冷杉錐的視覺比較

對於外部存儲介質,也並非一切都那麼簡單。 根據 Hamburg 的說法,第一個此類設備的創建可以再次歸功於 IBM。 11 年 1962 月 1311 日,該公司發布了革命性的 IBM 14 數據存儲系統。該創新的一個關鍵特徵是使用可更換的盒式磁帶,每個盒式磁帶包含六個 4,5 英寸的磁盤。 儘管這種可移動驅動器重 XNUMX 千克,但它仍然是一項重要的成就,因為至少可以在磁帶裝滿時更換磁帶並在安裝之間轉移它們,每個安裝的大小都與一個巨大的抽屜櫃一樣大。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IBM 1311 移動硬盤數據倉庫

但即使是這種移動性也是以性能和容量為代價的。 首先,為了防止數據損壞,第1塊和第6塊的外側去掉了磁層,它們共同起到了保護作用。 由於現在只有 10 架飛機用於記錄,可移動磁盤的總容量為 2,6 兆字節,這在當時還是相當多的:一個盒式磁帶成功地取代了 25/XNUMX 的標準捲筒磁片或 XNUMX 張穿孔卡,而提供對數據的隨機訪問。

其次,移動性的回報是生產率下降:主軸速度必須降低到 1500 rpm,結果,扇區的平均訪問時間增加到 250 毫秒。 作為比較,這台機器的前身 IBM 1301 的主軸轉速為 1800 rpm,扇區訪問時間為 180 毫秒。 然而,由於使用了可移動硬盤驅動器,IBM 1311 在企業環境中變得非常流行,因為這種設計最終可以顯著降低存儲單位信息的成本,從而可以減少數量購買的裝置數量及其放置所需的面積。 正因為如此,該設備才成為計算機硬件市場標準中壽命最長的設備之一,直到 1975 年才停產。

IBM 1311 的繼任者獲得了索引 3340,它是公司工程師將思想發展融入先前模型設計的結果。 新的數據存儲系統採用完全密封的盒式磁帶,因此一方面可以抵消環境因素對磁盤的影響,提高其可靠性,同時顯著改善盒式磁帶內部的空氣動力學。 圖片由負責移動磁頭的微控制器補充,其存在使得可以顯著提高其定位的準確性。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IBM 3340,命名為溫徹斯特

結果,每個磁帶盒的容量增加到 30 兆字節,並且訪問該扇區的時間正好減少了 10 倍 - 到 25 毫秒。 同時,數據傳輸率達到了當時的記錄 885 KB/秒。 順便說一下,正是由於 IBM 3340,術語“硬盤驅動器”才得以使用。 事實上,該設備設計用於同時操作兩個可移動驅動器,這就是它獲得附加索引“30-30”的原因。 舉世聞名的溫徹斯特步槍具有相同的索引,唯一的區別是,如果在第一種情況下它是關於兩個容量為 30 MB 的磁盤,那麼在第二種情況下它是關於子彈口徑(0,3 英寸)和重量底漆中的火藥(30 粒,即約 1,94 克)。

軟盤——現代外置驅動器的原型

儘管 IBM 1311 盒帶可以被認為是現代外置硬盤驅動器的曾曾祖父,但這些設備距離消費市場仍然遙遙無期。 但要延續移動媒體的家譜,首先需要確定選擇標準。 顯然,穿孔卡將被排除在外,因為它們是“前磁盤”時代的技術。 考慮基於磁帶的驅動器也幾乎不值得:雖然形式上線圈具有移動性等特性,但其性能甚至無法與硬盤驅動器的第一個樣本進行比較,原因很簡單,磁帶僅提供對記錄數據的順序訪問. 因此,“軟”驅動器在消費者屬性方面最接近硬盤驅動器。 的確如此:軟盤非常緊湊,而與硬盤驅動器一樣,它們可以承受多次覆蓋並能夠在隨機讀取模式下工作。 讓我們從他們開始。

如果你期待再次見到這三封珍貴的信件,那麼……你是絕對正確的。 畢竟,正是在 IBM 實驗室,Alan Shugart 的研究小組正在尋找一種有價值的磁帶替代品,磁帶非常適合存檔數據,但在日常任務中卻不如硬盤驅動器。 加入該團隊的高級工程師 David Noble 提出了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他在 1967 年設計了一個帶有保護外殼的可移動磁盤,該磁盤使用特殊的磁盤驅動器進行操作。 4年後,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張容量為80KB、直徑為8英寸的軟盤,而到了1972年,第二代軟盤問世,容量已經達到128KB。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IBM 8 英寸軟盤,容量為 128 KB

隨著軟盤的成功,早在 1973 年,Alan Shugart 就決定離開公司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名為 Shugart Associates。 新企業進一步改進了軟盤驅動器:1976 年,該公司向市場推出了緊湊型 5,25 英寸軟盤和原裝磁盤驅動器,後者配備了更新的控制器和接口。 Shugart SA-400 迷你軟盤開始銷售時,驅動器本身的價格為 390 美元,一套 45 張軟盤的價格為 400 美元。 在公司存在的整個歷史中,SA-4000 成為最成功的產品:新設備的出貨速度達到每天 5,25 台,XNUMX 英寸的軟盤逐漸被體積龐大的產品擠出市場八寸對應。

然而,Alan Shugart 的公司未能長期佔據市場主導地位:早在 1981 年,索尼就接過了接力棒,推出了更小的軟盤,其直徑僅為 90 毫米,即 3,5 英寸。 HP-150 於 1984 年由惠普公司發布,是第一台使用新格式內置磁盤驅動器的 PC。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第一台配備 3,5 英寸惠普 HP-150 驅動器的個人電腦

索尼軟盤非常成功,以至於它迅速取代了市場上的所有替代解決方案,並且外形本身持續了將近 30 年:3,5 英寸軟盤的大規模生產直到 2010 年才結束。 新產品的流行有以下幾個因素:

  • 硬塑料外殼和滑動金屬擋板為磁盤本身提供了可靠的保護;
  • 由於有一個帶孔的金屬套筒用於正確定位,不需要直接在磁盤上打孔,這也有利於其安全性;
  • 在滑動開關的幫助下,實現了覆蓋保護(以前,為了阻止重寫的可能性,必須用膠帶將控制切口密封在軟盤上)。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永恆經典——索尼3,5寸軟盤

除了緊湊之外,3,5 英寸軟盤的容量也比它們的前輩高得多。 所以,5,25年出現的最先進的1984英寸高密度軟盤,容量為1200KB。 雖然第一個 3,5 英寸樣品的容量為 720 KB,並且在這方面與 5 英寸四倍密度軟盤相同,但 1987 年已經出現了 1,44 MB 的高密度軟盤,並且在 1991 年 - 擴展密度,已經容納 2,88 .XNUMX MB 的數據。

一些公司試圖製作更小的軟盤(例如,Amstrad 開發了用於 ZX Spectrum +3 的 3 英寸軟盤,佳能生產了用於錄製和存儲複合視頻的 2 英寸專用軟盤),但它們從未流行起來。 但是外部設備開始出現在市場上,它們在意識形態上已經更接近於現代外部驅動器。

Iomega 的伯努利盒和不祥的“死亡咔噠聲”

不管怎麼說,軟盤的容量太小,無法存儲足夠多的信息:按照現代標準,它們可以與入門級閃存驅動器相提並論。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什麼可以稱為外部硬盤驅動器或固態驅動器的模擬? Iomega 產品最適合這個角色。

他們於 1982 年推出的第一個設備是所謂的伯努利盒。 儘管當時容量很大(第一個驅動器的容量為 5、10 和 20 MB),但毫不誇張地說,由於尺寸巨大,原始設備並不流行:Iomega“軟盤”的尺寸為 21 x 27,5 厘米,相當於一張A4紙。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這就是伯努利盒的原始墨盒的樣子

該公司的設備自 Bernoulli Box II 以來就廣受歡迎。 驅動器的尺寸顯著減小:它們已經有 14 厘米的長度和 13,6 厘米的寬度(如果不考慮 5,25 厘米的厚度,這相當於標準的 0,9 英寸軟盤),同時不同之處在於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容量:從發布型號的 20 MB 到 230 年開始銷售的光盤的 1993 MB。 此類設備有兩種形式:作為 PC 的內部模塊(由於尺寸較小,它們可以安裝在 5,25 英寸軟盤閱讀器的位置)和通過 SCSI 接口連接到計算機的外部存儲系統。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第二代伯努利盒

伯努利盒的直接繼承者是 Iomega ZIP,該公司於 1994 年推出。 它們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與戴爾和蘋果的合作,後者開始在他們的計算機中安裝 ZIP 驅動器。 第一個型號 ZIP-100 使用容量為 100 字節(約 663 MB)的驅動器,擁有約 296 MB / s 的數據傳輸速率和不超過 96 毫秒的隨機訪問時間,並且外部驅動器可以是通過 LPT 接口或 SCSI 連接到 PC。 稍後,ZIP-1 出現了,容量為 28 字節(250 MB),並且在該系列的末尾 - ZIP-250,它向後兼容 ZIP-640 驅動器並支持在舊模式下使用 ZIP-384 (從過時的驅動器中只能讀取信息)。 順便說一句,外部旗艦甚至設法獲得對 USB 239 和 FireWire 的支持。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Iomega ZIP-100 外置驅動器

隨著 CD-R/RW 的出現,Iomega 的產品自然被遺忘——設備的銷量開始下降,到 2003 年幾乎下降了四倍,並且在 2007 年已經完全消失(儘管生產清算僅在 2010 年發生)。 如果 ZIP 沒有某些可靠性問題,也許事情會有所不同。

事實是,這些年來令人印象深刻的設備性能是由於創紀錄的 RPM 而提供的:軟盤以 3000 rpm 的速度旋轉! 想必你已經猜到為什麼第一台設備被稱為伯努利盒:由於磁板的高速旋轉,書寫頭與表面之間的氣流加速,氣壓下降,結果其中圓盤接近傳感器(伯努利定律在起作用)。 從理論上講,此功能應該使設備更可靠,但實際上,消費者面臨著諸如 Clicks of Death 之類的令人不快的現象 - “死亡點擊”。 高速移動的磁板上的任何毛刺,即使是最小的毛刺,都可能不可逆轉地損壞寫入頭,之後驅動器停止執行器並重複讀取嘗試,並伴有特有的咔噠聲。 這種故障是“傳染性的”:如果用戶沒有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並將另一張軟盤插入損壞的設備,那麼在嘗試讀取幾次之後,它也變得無法使用,因為書寫頭本身的幾何形狀已經損壞損壞了軟盤的表面。 同時,一張有毛刺的軟盤可能會一下子“殺死”另一個閱讀器。 因此,使用 Iomega 產品的人必須仔細檢查軟盤的健康狀況,後來的型號甚至有適當的警告標籤。

磁光盤:復古風格 HAMR

最後,如果我們已經在談論便攜式存儲介質,我們不能不提到磁光盤 (MO) 這樣的技術奇蹟。 首批此類設備出現在 80 世紀 1988 年代初期,但直到 256 年才得到最廣泛的應用,當時 NeXT 推出了第一台名為 NeXT Computer 的 PC,它配備了佳能磁光驅動器並支持與容量為 XNUMX MB 的磁盤。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NeXT Computer - 第一台配備磁光驅動器的 PC

磁光盤的存在再次證實了題詞的正確性:儘管熱磁記錄 (HAMR) 技術僅在最近幾年才被積極討論,但這種方法早在 30 多年前就已在莫斯科地區成功使用! 在磁光盤上記錄的原理與 HAMR 類似,除了一些細微差別。 圓盤本身由鐵磁體製成,這種合金能夠在沒有外部磁場的情況下在低於居里點(約 150 攝氏度)的溫度下保持磁化。 記錄時,先用激光將盤面初步加熱到居里點溫度,然後位於盤片反面的磁頭改變相應區域的磁化強度。

這種方法與 HAMR 的主要區別在於,信息也是使用低功率激光讀取的:偏振激光束穿過磁盤板,從基板反射,然後在穿過讀取器的光學系統後,擊中傳感器,記錄平面激光偏振的變化。 在這裡您可以觀察到克爾效應(二次電光效應)的實際應用,其本質是使光學材料的折射率與電磁場強度的平方成正比。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磁光盤讀寫信息的原理

首批磁光盤不支持重寫,並以縮寫 WORM(一次寫入,多次讀取)命名,但後來出現了支持多次記錄的型號。 改寫分三步進行:首先從磁盤中擦除信息,然後直接進行記錄,然後檢查數據的完整性。 這種方法提供了有保證的錄製質量,使 MO 比 CD 和 DVD 更可靠。 而且與軟盤不同,磁光介質實際上不會退磁:根據製造商的說法,可重寫 MO 上的數據存儲時間至少為 50 年。

早在 1989 年,容量為 5,25 MB 的雙面 650 英寸驅動器就出現在市場上,提供高達 1 MB/s 的讀取速度和 50 到 100 毫秒的隨機訪問時間。 在 ML 流行結束時,您可以在市場上找到最多可容納 9,1 GB 數據的模型。 然而,容量為 90 至 128 MB 的 640 毫米緊湊型磁盤使用最廣泛。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奧林巴斯 640 MB 緊湊型磁光盤

到 1994 年,存儲在這種驅動器上的 1 MB 數據的單位成本從 27 美分到 50 美分不等,具體取決於製造商,這與高性能和可靠性一起使它們成為極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與相同的 ZIP 相比,磁光設備的另一個優勢是支持廣泛的接口,包括 ATAPI、LPT、USB、SCSI、IEEE-1394a。

儘管有所有優點,磁光學也有許多缺點。 因此,例如,不同品牌的驅動器(MO 由許多大公司生產,包括 Sony、Fujitsu、Hitachi、Maxell、Mitsubishi、Olympus、Nikon、Sanyo 等)由於格式化功能而相互不兼容. 反過來,高功耗和對額外冷卻系統的需求限制了此類驅動器在筆記本電腦中的使用。 最後,三次循環顯著增加了記錄時間,直到 1997 年 LIMDOW(光強度調製直接覆蓋)技術的出現才解決了這個問題,該技術通過在光盤盒中添加內置磁鐵將前兩個階段合二為一,執行擦除信息。 因此,即使在長期數據存儲領域,磁光也逐漸失去了相關性,取而代之的是經典的 LTO 流光。

而且我總是錯過一些東西......

以上所有這些清楚地說明了一個簡單的事實,即無論一項發明多麼出色,除其他外,它必須是及時的。 IBM Simon 注定要失敗,因為在它問世的時候,人們並沒有絕對的機動性需求。 磁光盤成為 HDD 的一個很好的替代品,但它們仍然是許多專業人士和愛好者的首選,因為在那個時候,速度、便利性,當然還有便宜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更為重要,普通買家已經準備好了犧牲可靠性。 具有所有優點的相同 ZIP 無法成為真正的主流,因為人們真的不想在放大鏡下查看每張軟盤,尋找毛刺。

這就是為什麼自然選擇最終明確地將市場劃分為兩個平行區域:可移動存儲介質(CD、DVD、藍光)、閃存驅動器(用於存儲少量數據)和外部硬盤驅動器(用於大容量)。 在後者中,個別情況下的緊湊型 2,5 英寸型號已成為不言而喻的標準,我們的外觀主要歸功於筆記本電腦。 它們流行的另一個原因是成本效益:如果經典的 3,5 英寸硬盤在外殼中很難被稱為“便攜式”,而它們需要額外的電源(這意味著您仍然必須隨身攜帶適配器),當時 2,5 英寸驅動器最多可能需要一個額外的 USB 連接器,後來更節能的型號甚至不需要這個。

順便說一下,微型 HDD 的出現要歸功於 PrairieTek,這是一家由 Terry Johnson 於 1986 年創立的小企業。 開業三年後,PrairieTek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 2,5 英寸 20MB 硬盤,稱為 PT-220。 比桌面解決方案緊湊 30%,該驅動器的高度僅為 25 毫米,成為筆記本電腦使用的最佳選擇。 不幸的是,即使作為微型硬盤市場的先驅,PrairieTek 也因犯下致命的戰略錯誤而未能佔領市場。 在建立了 PT-220 的生產後,他們專注於進一步的小型化,很快發布了 PT-120,在相同的容量和速度特性下,厚度僅為 17 毫米。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PrairieTek PT-2,5 第二代 120" 硬盤

失算的是,在PrairieTek的工程師們爭分奪秒的時候,以JVC和Conner Peripherals為代表的競爭對手卻在加大硬盤的體積,結果在這種不對等的對抗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為了趕上出發的火車,PrairieTek 參加了軍備競賽,準備了 PT-240 模型,該模型包含 42,8 MB 的數據,並且功耗僅為 1,5 瓦,創下了當時創紀錄的低功耗。 但是,遺憾的是,即使這樣也沒有使公司免於破產,結果,它已經在 1991 年不復存在了。

PrairieTek 的故事再次清楚地說明了技術進步是如何被市場拒之門外的,無論它們看起來多麼重要,因為它們不合時宜。 在 90 年代初,消費者還沒有被超極本和超薄智能手機寵壞,因此沒有迫切需要這種驅動器。 只要回憶起 GRiD Systems Corporation 在 1989 年發布的第一款平板電腦 GridPad 就足夠了:“便攜式”設備重量超過 2 公斤,厚度達到 3,6 厘米!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GridPad 是世界上第一款平板電腦

在那些日子裡,這樣的“嬰兒”被認為是非常緊湊和方便的:最終用戶根本看不到更好的東西。 與此同時,磁盤空間的問題更為嚴重。 例如,同樣的 GridPad 根本沒有硬盤驅動器:信息存儲是在 RAM 芯片的基礎上實現的,其中的充電由內置電池支持。 在類似設備的背景下,後來出現的東芝 T100X (DynaPad) 看起來就像一個真正的奇蹟,這要歸功於它搭載了一個成熟的 40 MB 硬盤驅動器。 “移動”設備的厚度為 4 厘米這一事實並沒有打擾任何人。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東芝 T100X 平板電腦,在日本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 DynaPad

但是,如您所知,食慾伴隨著進食而來。 每年,用戶的要求都在增長,滿足他們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隨著存儲介質的容量和速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為移動設備可以更緊湊,而擁有一個能夠容納所有必要文件的便攜式驅動器將會派上用場。 換句話說,市場上存在對在便利性和人體工程學方面根本不同的設備的需求,必須滿足這些需求,IT 企業之間的對抗以新的活力繼續進行。

在這裡值得再次轉向今天的題詞。 固態硬盤時代早在 1984 年代就開始了:1988 年東芝公司深處的工程師增岡藤雄創造了第一個閃存原型,Digipro FlashDisk 出現了第一個基於它的商業產品16 年已經上市。 技術奇蹟包含 5000 兆字節的數據,其價格為 XNUMX 美元。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Digipro FlashDisk 是第一款商用 SSD

這一新趨勢得到了數字設備公司的支持,該公司在 90 年代初推出了支持 SCSI-5,25 和 SCSI-5 接口的 1 英寸 EZ2x 系列設備。 以色列公司 M-Systems 並沒有袖手旁觀,該公司在 1990 年宣布了一系列固態硬盤,稱為快速閃存盤(或 FFD),它或多或少類似於現代硬盤:SSD 具有 3,5 英寸格式,可以容納16 到 896 兆字節。數據。 第一個型號稱為 FFD-350,於 1995 年發布。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M-Systems FFD-350 208 MB - 現代 SSD 的原型

與傳統硬盤不同,SSD 更緊湊,性能更高,最重要的是,它具有抗衝擊和抗強烈振動的能力。 潛在地,這使它們幾乎成為創建移動驅動器的理想候選者,即使不是一個“但是”:每單位信息存儲的高價格,這使得此類解決方案幾乎不適合消費市場。 它們在企業環境中很受歡迎,在航空中用於創建“黑匣子”,安裝在研究中心的超級計算機中,但在當時沒有創建零售產品的問題:即使有任何公司也沒有人會購買它們決定以成本價出售此類驅動器。

但市場變化很快就會到來。 數碼攝影極大地促進了可移動 SSD 消費領域的發展,因為正是在這個行業中,緊湊型節能存儲介質嚴重短缺。 自己判斷。

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相機出現於 1975 年 8 月(我們再次想起傳道書的話):它是由伊士曼柯達公司的工程師斯蒂芬薩森發明的。 原型由幾十塊印刷電路板、從柯達 Super 16 借來的光學單元和一台錄音機(照片錄製在普通錄音帶上)組成。 3,6節鎳鎘電池被用作相機的電源,所有這些東西重達XNUMX公斤。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伊士曼柯達公司製造的第一台數碼相機原型

這種“嬰兒”的 CCD 矩陣分辨率僅為 0,01 兆像素,可以接收 125 × 80 像素的幀,每張照片形成需要 23 秒。 鑑於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性,這種裝置在所有方面都輸給了傳統的膠片數碼單反相機,這意味著不可能基於它創建商業產品,儘管後來這項發明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在攝影史上,史蒂夫已正式入選消費電子名人堂。

6年後,索尼從柯達手中奪得先機,於25年1981月XNUMX日發布了Mavica無膠片攝像機(該名稱是Magnetic Video Camera的縮寫)。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原型數碼相機 Sony Mavica

日本巨人的相機看起來更有趣:原型使用 10 x 12 毫米 CCD,最大分辨率為 570 x 490 像素,記錄是在緊湊的 2 英寸 Mavipack 軟盤上進行的,該軟盤能夠容納25 到 50 幀,取決於拍攝模式。 問題是形成的幀由兩個電視場組成,每個場都記錄為複合視頻,並且可以同時固定兩個場,而且只能固定一個。 在後一種情況下,幀分辨率下降了 2 倍,但這樣的照片重量減半。

索尼原計劃於 1983 年開始量產 Mavica,這些相機的零售價為 650 美元。 實際上,第一個工業設計是在 1984 年才出現的,面對 Mavica MVC-A7AF 和 Pro Mavica MVC-2000 的項目的商業實施是在 1986 年才發布的,相機的成本幾乎高出一個數量級比原計劃貴。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數碼相機 Sony Pro Mavica MVC-2000

儘管價格驚人且具有創新性,但將第一個 Mavica 稱為專業用途的理想解決方案並沒有成為語言,儘管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相機幾乎是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 例如,CNN 記者使用 Sony Pro Mavica MVC-5000 報導了 4 月 500 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活動。 改進模型接收兩個獨立的CCD矩陣,其中一個形成亮度視頻信號,另一個形成色差信號。 這種方法可以放棄使用拜耳濾色器並將水平分辨率提高到 6 TVL。 然而,相機的主要優勢是支持直接連接到 PSC-XNUMX 模塊,這允許您通過無線電將接收到的圖像直接傳輸到編輯部。 CNN就是這樣率先發布現場報導的,索尼後來甚至因為對新聞圖片數字傳輸發展的貢獻而獲得了艾美獎特別獎。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Sony Pro Mavica MVC-5000 是獲得索尼艾美獎的相機

但是,如果攝影師在遠離文明的地方出差怎麼辦? 在這種情況下,他可以隨身攜帶一台 100 年 1991 月發布的出色的柯達 DCS 3 相機。 小型尼康 FXNUMX HP SLR 相機與 DCS 數字膠片後背配備捲繞器的巨大混合體使用電纜連接到外部數字存儲單元(必須戴在肩帶上)。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柯達DCS 100數碼相機——“小巧”的縮影

柯達提供了兩種型號,每種型號都有幾種變化:彩色 DCS DC3 和黑白 DCS DM3。 該系列中的所有相機都配備了分辨率為 1,3 兆像素的矩陣,但緩衝區的大小不同,緩衝區的大小決定了連續拍攝期間允許的最大幀數。 例如,板載 8 MB 的修改可以以每秒 2,5 幀的速度拍攝 6 幀系列,而更先進的 32 MB 允許連續拍攝 24 幀。 如果超過這個閾值,拍攝速度會下降到每 1 秒 2 幀,直到緩衝區被完全清除。

至於 DSU 單元,它配備了一個 3,5 英寸 200 MB 硬盤驅動器,能夠容納從 156 張“原始”照片到 600 張使用硬件 JPEG 轉換器(額外購買和安裝)壓縮的照片,以及一個用於查看圖片的 LCD 顯示屏。 智能存儲甚至允許您為照片添加簡短描述,但這需要連接外部鍵盤。 加上電池,它的重量為 3,5 千克,而套件的總重量達到了 5 千克。

儘管可疑的便利性和價格從 20 到 25 美元(最大配置),但在接下來的三年裡,大約售出了 1000 台這樣的設備,除了記者之外,這些設備對醫療機構、警察和一些人產生了興趣的工業企業。 總之,對這種產品的需求,是因為迫切需要更微型的存儲介質。 隨著 1994 年推出 CompactFlash 標準,SanDisk 提出了合適的解決方案。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SanDisk CompactFlash 存儲卡和用於將它們連接到 PC 的 PCMCIA 適配器

新格式大獲成功,至今仍在成功使用,1995 年成立的 CompactFlash 協會目前擁有 200 多家會員公司,包括佳能、伊士曼柯達公司、惠普、日立環球系統科技、 Lexar Media、Renesas Technology、Socket Communications 等。

CompactFlash 存儲卡的整體尺寸為 42 毫米 x 36 毫米,厚度為 3,3 毫米。 驅動器的物理接口本質上是一個精簡的 PCMCIA(50 針而不是 68 針),因此這樣的卡可以使用無源適配器輕鬆連接到 PCMCIA II 型擴展卡插槽。 再次借助無源適配器,CompactFlash 可以通過 IDE (ATA) 與外圍設備進行通信,而特殊的有源適配器則可以使用串行接口(USB、FireWire、SATA)。

儘管容量相對較小(第一個 CompactFlash 只能容納 2 MB 的數據),但由於其緊湊、經濟(與傳統 5 驅動器相比,這種驅動器消耗約 2,5% 的電力),這種類型的存儲卡在專業環境中很受歡迎英寸 HDD,可以延長便攜式設備的電池壽命)和多功能性,這是通過支持許多不同的接口以及使用 3,3 或 5 伏電壓的電源工作的能力實現的,大多數重要的是,對超過 2000 g 的過載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抵抗力,這對於經典硬盤驅動器來說幾乎是遙不可及的。

問題在於,由於其設計特點,在技術上不可能製造出真正抗震的硬盤。 下落時,任何物體都會在不到 9,8 毫秒的時間內受到數百甚至數千 g(自由落體的標準加速度,等於 2 m/s1)的動力學影響,這對於經典 HDD 來說充滿了許多非常不愉快後果,其中有必要強調:

  • 磁性板的滑動和位移;
  • 軸承出現遊隙,過早磨損;
  • 在磁性板的表面上拍打頭部。

最後一種情況對驅動器來說是最危險的。 當衝擊能量垂直於或與 HDD 的水平面成微小角度時,磁頭首先偏離其原始位置,然後突然落到板的表面,用邊緣撞擊它,結果其中磁性板受到表面損傷。 此外,不僅是撞擊墜落的地方(順便說一句,如果在墜落時記錄或讀取信息,該地點的長度可能會很長),還有磁性塗層的微觀碎片散落的區域:被磁化後,它們不會因離心力而向外圍移動,而是保留在磁性板的表面上,從而阻止正常的讀/寫操作,並有助於進一步損壞煎餅本身和寫入頭。 如果衝擊力足夠大,甚至會導致傳感器脫落,驅動器徹底失效。

綜上所述,對於攝影記者來說,新的驅動器確實是不可或缺的:隨身攜帶一打或兩張樸實無華的卡片比背著一台錄像機大小的東西要好得多,後者有將近 100 張% 概率會因或多或少的強力命中而失敗。 然而,存儲卡對於零售消費者來說仍然太貴了。 這就是索尼憑藉 Mavica MVC-FD cube 成功佔領肥皂盒市場的原因,它將照片保存到標準的 3,5 英寸 DOS FAT12 格式軟盤中,確保與當時幾乎所有 PC 的兼容性。

外部數據驅動器:從 IBM 1311 時代到現在。 第1部分
業餘數碼相機索尼Mavica MVC-FD73

因此,它幾乎一直持續到十年末,直到 IBM 介入。 但是,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討論這一點。

你遇到過哪些不尋常的設備? 您是否曾使用 Mavica 拍攝過照片、目睹過 Iomega ZIP 的痛苦或使用過 Toshiba T100X? 在評論中分享您的故事。

來源: www.habr.com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