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性可以編程嗎?

人和程序有什麼差別?

神經網路現在幾乎構成了整個人工智慧領域,在做出決策時可以考慮比人更多的因素,而且決策速度更快,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更準確。但程式只有在經過編程或訓練後才能運作。它們可能非常複雜,考慮到許多因素並且以非常多變的方式起作用。但他們仍然無法取代人的決策。一個人與這樣的程序有何不同?這裡有 3 個關鍵差異需要注意,所有其他差異都遵循這些差異:

  1. 一個人有一張世界圖片,這使得他可以用程式中未寫的資訊來補充圖片。此外,世界圖景的結構安排使我們能夠對一切至少有一些了解。即使它是天空中發光的圓形物體(UFO)。通常,本體是為此目的而建構的,但本體不具備這樣的完整性,沒有考慮概念的多義性及其相互影響,並且仍然僅適用於嚴格限制的主題。
  2. 一個人有考慮到這個世界圖像的邏輯,我們稱之為常識或常識。任何陳述都有意義,並考慮到隱藏的未聲明的知識。儘管邏輯定律已有數百年歷史,但仍然沒有人知道普通的非數學推理邏輯是如何運作的。我們基本上不知道如何寫普通的三段論。
  3. 任意性。程序不是任意的。這也許是所有三個差異中最困難的一個。什麼叫任意性?能夠建構與我們先前在相同情況下所執行的行為不同的新行為,或在新的、以前從未遇到過的情況下建構行為的能力。也就是說,本質上,這是在考慮新情況(包括內部情況)的情況下,在沒有反覆試驗的情況下即時創建新的行為程序。


對研究人員來說,任意性仍然是一個尚未被探索的領域。可以為智慧代理產生新行為程序的遺傳演算法不是解決方案,因為它們不是邏輯地產生解決方案,而是透過「突變」產生解決方案,並且在選擇這些突變的過程中「隨機」找到解決方案,即通過試驗和錯誤。人們立即找到解決方案,並邏輯地建構它。該人甚至可以解釋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決定。遺傳演算法沒有參數。

眾所周知,動物在演化階梯上的地位越高,其行為就越隨意。最大的任意性在人類身上表現出來,因為一個人不僅有能力考慮外在環境和他學到的技能,而且有能力考慮隱藏的情況——個人動機、先前報告的資訊、類似情況下的行動結果。這大大增加了人類行為的可變性,在我看來,意識參與其中。但稍後會詳細介紹。

自覺性和自願性

意識與它有什麼關係?在行為心理學中,我們知道我們自動地、機械地、即沒有意識的參與地進行習慣性行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這意味著意識參與新行為的創造,並與定向行為有關。這也意味著,當需要改變通常的行為模式時,例如,考慮到新的機會來回應新的要求,意識就會被啟動。此外,一些科學家,例如道金斯或梅辛格指出,意識在某種程度上與人們自我形象的存在有關,而世界的模型包括主體本身的模型。如果系統具有這樣的任意性,那麼它本身又該是什麼樣子呢?她應該有什麼樣的結構,以便她能夠根據新的情況建立新的行為來解決問題。

為此,我們首先必須回憶並澄清一些已知的事實。所有具有神經系統的動物都以某種方式包含一種環境模型,並與它們在其中可能採取的行動結合。也就是說,這不僅是一些科學家所寫的環境模型,也是給定情況下可能行為的模型。同時,它也是一個預測環境變化以回應動物任何行為的模型。認知科學家並不總是考慮到這一點,儘管前運動皮層中的開放鏡像神經元以及對獼猴神經元激活的研究直接表明了這一點,以響應對香蕉的感知,其中不僅視覺和顳皮層中的香蕉區域被激活,體感皮層中的手也被激活,因為香蕉模型與手直接相關,因為猴子只對水果感興趣,它可以撿起它並吃掉它。我們只是忘了動物並沒有出現神經系統來反映世界。他們不是詭辯家,他們只是想吃飯,所以他們的模型更多的是行為模型,而不是環境的反映。

這樣的模型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表現為相似情境下行為的可變性。也就是說,動物有一定的可能行動庫,它們可以根據情況執行這些行動。這些可能是比對事件的直接反應更複雜的臨時模式(條件反射)。但這仍然不是完全自願的行為,它允許我們訓練動物,但不能訓練人類。

這裡我們需要考慮一個重要的情況──遇到的情況越是眾所周知,行為的改變就越小,因為大腦有解決方案。反之亦然,環境越新,可能的行為選擇越多。整個問題在於它們的選擇和組合。正如斯金納在他的實驗中所展示的那樣,動物透過簡單地展示它們可能採取的所有行動來做到這一點。

這並不是說自願行為是全新的;它是由以前習得的行為模式所組成。這是它們的重組,是由新的環境發起的,而新的環境與已經有現成模式的環境並不完全一致。而這正是自願行為與機械行為的分界點。

隨機性建模

創建一個能夠考慮到新情況的自願行為計劃將有可能創建一個通用的“萬有計劃”(與“萬有理論”類比),至少對於某些問題領域是如此。

讓他們的行為更隨性、更自由?我進行的實驗表明,唯一的出路是建立第二個模型來模擬第一個模型並可以改變它,也就是說,不像第一個模型那樣與環境一起行動,而是與第一個模型一起行動以改變它。

第一個模型響應環境條件。如果它啟動的模式被證明是新的,則呼叫第二個模型,該模型被教導在第一個模型中尋找解決方案,識別新環境中所有可能的行為選項。讓我提醒你,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更多的行為選項被激活,所以問題是它們的選擇或組合。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與熟悉的環境不同,在應對新環境時,不會啟動一種行為模式,而是同時啟動幾種行為模式。

每當大腦遇到新事物時,它執行的不是一個操作,而是兩個操作:識別第一個模型中的情況,以及識別第二個模型中已經完成或可能的操作。而在這個結構中,出現了許多類似意識的可能性。

  1. 這種雙重行動結構使得不僅可以考慮外在因素,還可以考慮內在因素──在第二個模型中,前一個行動的結果、主體的遙遠動機等都可以被記住和辨識。
  2. 根據演化理論,這樣的系統可以立即建立新的行為,而不需要由環境發起的長期學習。例如,第二個模型能夠將決策從第一個模型的某些子模型轉移到其其他部分以及元模型的許多其他功能。
  3. 意識的一個獨特屬性是關於其行為的知識的存在,或自傳體記憶,如第(1)條所示。所提出的雙動作結構具有這樣的能力——第二個模型可以存儲有關第一個動作的數據(沒有模型可以存儲有關其自身動作的數據,因為為此它必須包含其動作的一致模型,而不是環境的反應)。

但新行為的建構到底是如何在意識的二幕結構中發生的呢?我們沒有大腦,甚至沒有一個合理的大腦模型可供我們使用。我們開始嘗試用動詞框架作為我們大腦中包含的模式的原型。框架是一組描述情境的動詞行為體,框架的組合可用來描述複雜的行為。描述情境的框架是第一個模型的框架,描述其中的行為的框架是第二個帶有個人行為動詞的模型的框架。對我們來說,它們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因為即使是一個句子也是多種識別和行動(言語行為)行為的混合。長言語表達的結構本身就是自願行為的最佳例子。

當系統的第一個模型識別出它沒有編程回應的新模式時,它會呼叫第二個模型。第二個模型收集第一個模型的啟動幀,並在連接的幀圖中搜尋較短的路徑,這將以最好的方式透過幀的組合「閉合」新情況的模式。這是一項相當複雜的操作,我們尚未取得所謂的「一切計畫」的結果,但初步的成功令人鼓舞。

透過建模並將軟體解決方案與心理數據進行比較來進行意識實驗研究,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有趣的材料,並使得檢驗一些在人體實驗中檢驗不佳的假設成為可能。這些可以稱為建模實驗。而這只是該方向研究的第一個成果。

參考書目

1. 反射意識的兩幕結構,A. Khomyakov,Academia.edu,2019.

來源: www.habr.com

添加評論